趣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吧 > 穿越之农女春花 > 第72章 兄妹出行

第72章 兄妹出行

“我想给朗儿谋一条出路。”

杨春花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冯诗雨,笑着问道:“你就不怕静林先生是骗你的,我实话告诉你,跟着我们姐弟俩也不一定有出路的。”

“我只知道,待在杨家村,朗儿是一定没有出路的。”冯诗雨很肯定地说道,之前若是没有出娘的事情,她还可以自己去拼一拼,可亲娘是杀人犯,这是他们姐弟两人一辈子都甩不掉的事情。

“哪怕要付出你们冯家所有的财产?”

“是。”冯诗雨抬头看着杨春花,用力地点头,冯家现在就只剩下冯诗朗这么一个男丁,若他在杨家村碌碌无为一辈子,振兴冯家的希望时间越久就越渺茫和艰难。

她相信闻名天下的静林先生不会骗她的。

“你先回去,我再想想。”杨春花开口说道:“明天这个时候,会给你答案的。”

冯诗雨点头,站起身来,看着对方离开,秀美的脸上有着超乎眼里的沉着和冷静。

家里一下子走了五个孩子,似乎整个杨家都空了不少,晚上,杨春花躺在床上,想着冯诗雨的事情,一直到很晚才睡去。

第二天,她去的时候,冯诗雨早早地就站在那里等着,“冯姑娘,我不需要奴婢,我需要的是有能力的人,最起码是不能撤我后腿的,你明白吗?”

冯诗雨点头,“我明白。”

“那行,你回去收拾一下,带着你弟弟先去京城等我们。”

冯诗雨再次点头。

“一会你去跟静林先生说,你和冯诗朗要去京城,一路上请陈家照顾一下,若是这样,你们姐弟俩还不能平安地达到,那就是你们自己的问题了。”

“恩。”

杨春花没有答应给弟弟一条出路的事情,冯诗雨也没有再多说,分开后,她第一时间是去找陈静林,得到对方“知道了”三个字的回答。

晚上,冯诗朗回到家里,就看见她姐姐正在收拾包裹,“姐姐,我们要出门吗?”

“恩,去京城。”

冯诗雨点头说道。

“去京城,”冯诗朗的声音稍微地大了一些,“去那么远的地方干什么?”

“不知道。”

冯诗雨对着弟弟实话实说道:“朗儿,静林先生很快就会离开,”她将这两天的事情说了一遍,“姐姐这这么想的,杨春榜是静林先生的徒弟,你跟着他,仕途的道路会好走许多。”

“姐姐。”

冯诗朗看着自家姐姐,“那我跟着杨春榜就行,姐姐没必要为我跟在杨春花后面的。”

冯诗雨一笑,“我这样也不完全是为了你,你也知道,种田什么的姐姐也不会,静林先生一走,我们姐弟就没有待在杨家村的必要了,以前爹在的时候,总说姑娘家就应该带着闺阁里绣花,总不让我出去,现在好了,没人管着了。”

话虽然说得轻松,可以前经常偷跑出门的姐弟两个,真心地希望这个时候,有个人能来管管他们。

“姐姐。”

“没事,放在还在这里留着,这一次去我们也不把所有的钱都带去,院子后面还埋着一些,即便是我们姐弟没闯出名头来,还可以回到这里的。”

冯诗雨笑着说道。

“好吧,那我帮你收拾吧。”冯诗朗也清楚,静林先生一走,想要完成爹临终前的遗愿,不拼是不行的。

冯诗雨姐弟离开的时候,就在前一天晚上跟村长说了一声,把家里不能久存的东西都放到院子里,将钥匙给了村长,让村长分给村子里有需要的人。

杨大德倒是劝了好久,想让他们姐弟两人在村子里好好地过日子,只是,姐弟两坚持,他也没办法。

杨春林兄弟五个去郡府,参加乡试,这次回来是有时候有笑的,七八天后,他们都中举的消息传来,杨春榜仍旧是第一名。

不止是杨家人高兴得脑袋都晕了,就是杨二栓兄弟几个也笑得看不见眼,村子里的人看着他们家都带着羡慕,整个黑山县都轰动了。

于是,办酒席已经成了他们推脱不了的事情,当然,这样天大的喜事,他们心里非常愿意庆祝一下,再加上几个孩子过不了多久就要离开了,这其中也有为他们送行的意思。

“先生,这是怎么回事?”

杨春花去学堂找到陈静林,笑眯眯地问道。

“什么怎么回事?”陈静林喝着茶,姿态优雅平和。

“杨氏一门,六个举人,呵呵,杨家人真是好聪明哦。”杨春花想着到现在还震惊不已的哥哥,吃惊的春熙,春旭,他们没有多想,她还能不明白。

陈静林悠闲地说道:“这有什么,我们陈家的男儿,从文的话,举人是最低的要求,状元都不稀奇。”

“那是你们陈家。”杨春花笑着说道,“算了,你不承认,我也不问了,反正大家心里都清楚。”

这本来就是好事,她又不傻,在大家都高兴的时候,跑到家人跟前说,“你们的举人,恐怕除了春榜之外,其他的都是陈家给你们作弊弄来的。”

她会做那样类似神经病的事情吗?

“好吧,实话,放了两个的水,春熙和春旭,你哥哥和春林就算是没有陈家,也依旧能中举,只是名次有些难看,垫底的。”

陈静林开口说道。

杨春花点头,“先生,打算什么时候离开?”

“吃过你们家的酒席之后,”陈静林说到这里,看着四周,“突然要走,还真是有些舍不得,瞧瞧这里的青山绿水,以后肯定会想念的。”

“我们这里的穷山恶水能困先生这么久,已经算是很不容易了,我看你早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出山了吧?”杨春花直接戳中她的心思。

“我只是感叹而已。”陈静林笑着说道:“聪明人都不会把这话当真的。”

“那倒也是。”

“小花儿,京城可不简单,再有,你还带着其他五个人,注意些啊。”陈静林开口说道。

“好的,”杨春花点头,“不过,先生,我需要你注意一件事情,这么久,上官家那个未卜先知的人你们家主还没找到,倒不如引她出来。”

陈静林沉默地看着杨春花,“你有把握?”

“没有,”杨春花直接否认道:“不过,能不能成功对我来说都不算坏事。”

“可以。”

于是,两人就在这件事情上达成共识。

在杨家办酒席的前一天,静林先生要离开的事情,在村子里传开,不过,这一次,村子里的人什么也没说,因为这次,除了杨家的五兄弟中举之外,村子里还有另外一个中举的孩子,他可没走后门。

因此,学堂先生的事情,陈静林就向村长推荐他,那家人一听,高兴得直点头,他们还以为静林先生会推荐杨家的孩子,没想到竟然落到他们头上。

酒席这天,杨家村很是热闹,一直待在家里的赵翠娘也出现在众人面前,没人说她什么,杨家的几个亲家都来了。

韩大鹏和孔光辉更是帮着招呼客人。

等到散去的时候,“爹,你们同意了?”韩大鹏吃惊地看着杨大栓。

“是啊。”

“不行,我要跟着去,他们几个孩子懂什么啊。”韩大鹏想都没想就开口说道。

“大姑父,接下来我要参加会试,如无意外,还要参加殿试,到时候就能见到皇上,那可是天下最尊贵的人,这些都只能我自己去面对。”

杨春榜带着笑容站起身,给韩大鹏行礼,“大姑父,你为我们家做的已经够多了,现在你将心放在肚子里,以后,你就安安心心地享受我们的孝敬,无论我以后能走到哪一步,我们都是一家人,表哥和表弟他们有事,你只管吩咐就行。”

韩大鹏眼眶有些发红,表情有些不自在,“好好的,你突然说这些干什么的,你看看你这孩子,都一家人,不说这些,大家好好的就成。”

“应该的,应该的。”杨大栓立刻对着杨家的子孙说道:“记住这话,知道吗?”

“真的是长大了。”韩大鹏感叹,回想着这几个孩子还是小豆丁时的样子,他突然感觉自己有些老了,“行啊,大姑父就等着享福了,不过,你们一路上还是要多主意,少惹事,能忍就忍,知道吗?”

几个孩子齐齐地点头。

“还有,家里的事情你们不必操心,再怎么说老五现在也是个县令。”韩大鹏开口说道。

原本高高兴兴的事情,不知道怎么的,后满就变成了惜别的伤感,杨家的女人都开始抹眼泪,杨家的男人眼眶也有些发红。

李氏在第二天听说学堂先生已经有人胜任了,整个人都有些傻眼,在她看来,静林先生一走,这先生的位置就应该是她儿子的,怎么现在变成别人的了,那她儿子要怎么办?

回到家,就把这事说了出来。

“娘,我还要去京城,再回来,最早也是明年下半年了,你让村子里的孩子都不读书,等着我啊。”杨春林开口说道。

“那你以后要怎么办?”

李氏说完这话,对着今天在家休息的杨天佑说道:“要不,老五你去和那家人说好,先让他当着先生,等春林回来,就给春林。”

杨天佑还没接话,杨银柱就黑着脸说道:“你当老五这个县令是恶霸啊,欺乡霸邻,你还想不想在这个村子里待下去了。”

“我这不是为儿子着想吗?”李氏委屈地说道,“以后他要是每个正经的事情做,怎么养家糊口啊。”

“三婶,这你就别担心了,我们家除了春林哥哥还有另外三个举人呢,就是小叔答应你,我哥哥,春熙,春旭你不还得头疼吗?”

李氏瞪了一眼杨春花,看着自己的小儿子,“我能解决一个先解决一个,春旭在想其他办法。”

“不用想了,我早就已经想好了。”对于三婶的怒目她视而不见,“等到我们从京城回来后,就在县城买一块地,建个小书院,家里的兄弟都去那里教书。”

“建书院!”

不得不说,杨家众人都被这事吓到了。

“是啊。”杨春花点头,“怎么,不好吗?”

“这先不说建书院要花多少银子,县城里已经有个县学了,再建书院,有人去吗?”杨天佑觉得自家侄女这次是真的有些异想天开了。

“小叔,你应该知道,黑山县周边的村子里,有多少小孩想读书,却因为没钱而放弃的。”杨春花笑着说道:“我想说的是,书院的收费和村子一个标准,除非特别出众的,对于其他的孩子,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让他们一个个都走上仕途,而是让他们读书认字明理,还能少受骗。”杨春榜的心思放在特别出众四个字上面,他想,他多少有些明白姐姐的意思。

“这个好,不识字真的很吃亏。”杨家不识字的男人纷纷点头。

“书院就直接叫杨氏书院,属于我们自己家的书院,爷爷,听着很不错吧。”

杨春花对着杨大栓说道。

杨大栓觉得那岂止是不错,简直就是太好了,“成,你们好好规划,要是银子不够的话,让爷爷把棺材本贴了都愿意的。”

杨天佑虽然觉得建个书院并不简单,但看着全家人都兴奋的模样,算了,这些日子他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的事情,免得到时候真正做起来,两眼一抹黑。

“三婶,这样的话,春林哥哥他们当先生的事情不就有着落了吗?”杨春花笑着说道。

“那是,我们小花儿最聪明了。”

李氏笑呵呵地说道。

私下里,杨春榜问着杨春花,“小花儿姐姐,那特别聪明的,你打算如何?”

“小榜弟弟,记着,一个好汉三个帮。”

“果然跟我想的一样,先生那里。”

“小榜弟弟,无论我们姐弟怎么努力,杨家都不可能会成为威胁陈家的存在,一个家族真要崛起,靠一代人是不够的,明白吗?”

杨春花笑着说道。

“那就好。”

杨家这边为出行在准备着,京城那边,睡梦中的上官雪婷突然坐起身来,直接用力地打了自己一个巴掌,在她白皙的脸上留下好些红印。

杨氏书院,想到前世在北汉遍地开花的杨氏书院,她怎么就能把这么重要的事情忘记了。

第二天一大早,她就去找她爹,把事情说了一遍。

一个能将书院开满整个北汉,这对于世家来说都不容易,杨家人真有那么大的本事,“你能具体说说吗?”

上官雪婷有些傻眼了,她只知道杨氏书院名声很大,“具体的?爹,你指什么?”

上官家主将他的意思耐心地说明白。

上官雪婷摇头,她哪里能知道那么清楚,“我只知道,杨氏书院收的都是平民百姓家的孩子,从那书院出来的,真正考取功名的人很少。”

“就这么点?”

“就这么多,我的梦也是迷迷糊糊的。”上官雪婷有些委屈地说道。

“好,我知道了。”上官家主点头,等到上官雪婷离开后,就匆匆地去了东边的院子,那里住着上官家的老家主。

“既然什么都不知道,就只能等到他们书院建好后,派人混进去,摸清情况。”老家主开口说道:“你千万要记住,上次水稻的事情不能在发生了,我们上官家已经是第一世家,只要不出错,就不会出现大的动荡,你身为家主,没做一个决定,最先要考虑的都是第一个”稳“字。”

“是,爹。”上官家认真地说道,他立刻之后,并没有听见老家主叹气的声音。

九王府,秦九对着静庄说道:“我要第一个知道,杨氏书院的事情。”

“主子,以你的魅力,等到杨姑娘来京城的时候,你问她,她肯定会告诉你的。”静庄想了想,开口。

“我问是一回事情,让你打听是另外一回事情。”

“是,主子。”

静庄觉得主子这话说得好有道理哦。

杨家村,等到把所有的东西都收拾好,杨天佑看着后面那辆拉货物的马车,这都是什么好,换洗衣物也就算了,锅碗瓢盆,油盐酱醋,大米白面算怎么回事?

杨家人一直将他们送出黑山县,才停住脚步,“放心吧,他们没事的。”

孔光辉对着久久不愿离去的杨家人说道。

“恩。”其他人跟着点头。

驾车是按照年龄来排的,一人半天,以舒适轻松为目的,并不急着赶路,在估计到天黑前到不了下个城镇时,就直接在现在的城镇住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