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吧 >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 > 第六百八十六节 伊斯梅尔的怒火

第六百八十六节 伊斯梅尔的怒火

大海是封锁不住的,只要不消灭英国海军,走海路就是不安全的。因此中国人需要一条从亚洲将物资运输到北非的安全通道,而最安全的交通方式,不是铁路还能是什么。

因为对中国的不满,伊斯梅尔选择了沉默,他感情上甚至一度想要将消息透露给法国,好让法国人做出防范,让中国登陆部队有去无回,但他知道那对自己不利。就好像中国人不肯告诉伊斯梅尔军事计划,但伊斯梅尔还是只能选择抵抗法军,然后抵抗不住节节败退,将法军引入埃及一样。因为伊斯梅尔不能不抵抗。现在伊斯梅尔因为共同的利益,他不能不配合中国人。真让中国登陆失败了,那恐怕更危险。中国将被迫从陆路跟法国进行战争,而战场将在埃及,埃及恐怕会被打烂。

因此中国人的计划最好能成功,那才是对埃及最好的结果。

只是伊斯梅尔也没想到,中国人竟然会选择在米苏拉塔登陆,哪里是一座沿海城市,但港口条件并不好。这是一座古城,最早可以追溯到腓尼基人,这是比希腊人还要古老的一个地中海海洋文明,他们最先扩张,在地中海沿岸建立了无数基地,其中在昔兰尼加和的黎波里都建有城邦,的黎波里同样是腓尼基人建立的。只是漫长的时间过去,米苏拉塔淤积了,当地是的黎波里地区难得的农业基地,盛产椰枣等特产,地中海的风被西部沙漠边缘的奈富塞山阻挡,将雨量留在了沿海地区,让这里成为的黎波里地区降水量最大的沿海平原。

从米苏拉塔到沙漠边缘的的黎波里,只有不到两百公里,却有一系列港口,兹利坦、胡姆斯以及的黎波里,这些城市也都跟米苏拉塔一样,可以追溯到腓尼基人时代,后来希腊人也在这里活动过,罗马人、阿拉柏人、奥斯曼人都先后成为这里的主人,但他们都消失在了历史的烽烟之中。现在这里属于埃及,属于伊斯梅尔。

作为的黎波里地区最好的一块沿海平原,降水量最大的地区,这里是最肥沃,农业产出最多的地区,因此才有这么多港口,人口也最多。

所以中国人才选择了在这里登陆,因为可以利用附近多个港口,能最快速的将軍队输送到陆地上,而且能很快攻占的黎波里这个大后方,让法军主力退无可退。

想到这种情况,伊斯梅尔其实只能苦笑,因为退无可退的法军,就只能像当年的拿破仑一样,一条道走到黑,只能强攻埃及。利用埃及作为基地来维持战斗力,或者就只能接受失败,向中国人投降了。

中国人肯定也明白这一点,他们知道他们的行动会将法军北非军团主力逼入埃及,会给埃及带来巨大的损失,可他们没有提醒过埃及,他们完全无视埃及的作用。

伊斯梅尔想到了,他很愤怒,杰罗姆没想到中国会从后方登陆,他也很愤怒。

他同样感觉到被人轻视了。

中国登陆,必然是打算切断他的退路,现在他的主力已经进入埃及,正朝着埃及港口马特鲁进发,如果中国人在他身后不远的托布鲁克,或者稍远一些的班加西登陆,他也没有这么愤怒,因为那意味着中国人的所有目的,就是为了对付他这支远征军。可中国人选择了在远离前线的的黎波里附近登陆,这绝不是他们担心杰罗姆会回援,而是根本就不在乎杰罗姆的主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