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吧 > 快穿之坚持做个老不死 > 第44章 太皇太后就是不死(44)

第44章 太皇太后就是不死(44)

粮食收购价也是他们来定。

所以对于很多百姓而言,您多收一文钱,他们实际需要付出的并不只价值一文钱的粮食,而是要付出两倍以上。

如果您不相信的话,可以自己派信得过的人,真正信得过,不会替列侯说话的人,前往更远的地方了解情况。”

说完,大司农便又拜了一下。

反正人已经得罪了,还不如索性说的更清楚点,说不定还能以直谏留名。

而建元帝此时只有沉默,他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说不相信吗,但听起来还挺合理的,他相信有些列侯和豪商干的出来这种事,但要说相信,岂不就代表他错了,所以他此时只能沉默着。

“陛下,如今机会难得,若是就此放弃攻打匈奴,岂不可惜,不若再苦苦百姓,想来只要没有天灾,百姓肯定是能理解陛下,也是能够撑过去的,当年高祖皇帝在位时,不也没出什么事吗?

大不了等剿灭匈奴之后。

陛下再广施仁德,削减算赋。”

作为建元帝亲信的少府府令,当即便急皇帝所急的,赶忙开口劝说道,既给了建元帝梯子,也给了加税的理由。

苦一苦百姓又不是什么大事。

高祖年间的百姓受得了。

现在的百姓就受不了了?

建元帝肯定更加倾向于对自己有利的方向,所以他当即便满意的看向少府府令,并点了点头:“还是你懂事!”

“大司农,你先退下吧,你们几个回去想想,想好该如何劝说太皇太后。

明天随朕再去拜见太皇太后。”

对于建元帝而言,舅舅之类的亲戚都能随便牺牲,又更何况只是与他毫不相干的普通百姓,况且文景两帝大几十年的与民生息,想来多数百姓应该都攒下了些底蕴,怎么都不至于太过脆弱。

而且百姓太有钱了也不好,就得学商鞅的那一套,愚民疲民,让他们每日为日常生计而奔波,根本没有精力去想其他事或者做其他事,自然就安分了。

除此外,大司农也已经基本在他心里打了叉,明天就得找借口将他罢免。

有个平日里会说教的太皇太后就已经够闹心了,大臣竟然也敢说教,说要对百姓好,谁还不会说,可这天下是光靠对百姓好就能稳定的吗,没有钱拿什么抵抗匈奴,这种臣子,要之何用啊?

大司农虽然明白自己的结局,但他更知道这时候说再多也没用,所以没有多说废话,只是跟其他大臣一起退下。

区别在于,其他大臣回去开始思考如何劝说太皇太后同意加税的事,大司农则是回去开始准备工作交接事宜,虽然不知道建元帝会派谁接替他的位置。

但提前做好准备。

总比到时候手忙脚乱的强。

与此同时,长信宫那边的白圣也在思索自己该如何阻止,是直接比较强硬的动用武力阻止,还是更加委婉一些。

实在不行自己每年出三十万万钱。

权当是替百姓交了这算赋。

又或者直接点明,这个算赋的不合理,提前几千年把摊丁入亩给弄出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