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吧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四百九十九节 北伐南征

第四百九十九节 北伐南征

本来杨潮以为会受到欢迎呢,可是这些国家比杨潮想象的要谨慎多了,连朝鲜都没来。

“好吧,看来仁义都是假的,拳头才是真的!”

杨潮本来也没天真到以为华夏这块招牌能让这些国家可以不顾一切,这只是一面旗帜,大家都想要,可是为此冒险就不值得了,就好像都愿意宣扬自己是文明国家,没事谴责一下别的国家,可是如果为此要付出真金白银帮助难民的话,那就要互相扯皮了。

尊王攘夷,一边竖旗,一边动刀子,当年管仲和齐桓公就是这么干的。

所以杨潮立刻就让水军从登州出发,到皮岛后,一路往南炮轰朝鲜海岸,最后干脆占领了朝鲜最难的济州岛,这里能干什么,只能养马,一座大岛拿来养马也合适。

但是朝鲜人的态度十分让人费解,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他们没有任何举动。

杨潮不知道的是,此时朝鲜国内已经吵翻天了,朝臣分为了两派,亲明派和保守派。

在大明和满清之间如果有的选,没人选满清,可问题是朝鲜现在没的选,平壤还驻扎着满清骑兵呢。

亲明派也是激进派,他们强烈要求朝鲜国王骑兵驱逐鞑虏,尊天子。

可保守派认为,朝鲜根本不是满清的对手,还是隐忍为主,不要招灾引祸。

但是两派人都觉得自己理亏,朝鲜一朝,始终认为明朝对他们有大恩,没有明朝,朝鲜早就亡国于丰臣秀吉了。

万历天子帮助朝鲜复国,这是儒家经典之中大肆颂扬的存亡继绝的大恩,所谓存亡国继绝灭,所谓存亡继绝之功,德布天下。

朝鲜是受儒家影响最深的国家,因此他们完全接受这种说法,儒家礼教教育出来的,可能比明朝士大夫更迂腐的朝鲜官员,对朝鲜屈身满清,反而对大明动武一事,一直有愧,因此杨潮派兵轰击了他们的海岸,他们竟然也装作不知道,不敢有任何不满。

杨潮看到打都打不动朝鲜,也算是放弃了,不过日本人倒是积极的来跟杨潮会盟。

杨潮已经是大明王了,可以代表大明跟日本人会盟,对日本人来说,跟大明会盟,这种政治地位的抬高,可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他们又不用顾忌满清的威胁。

但是两个国家,会盟个屁啊,杨潮表示等迎回天子,等驱逐了鞑虏之后,在会盟诸侯。

日本人又积极的表示愿意跟杨潮一起去缅甸迎奉天子。

日本人派出的,还是那几个人,那几百个在山东唱了大戏的骑兵。

知道日本人是想捞政治地位,作为一个岛国的不自信心理作祟,总想找一点存在感,但是也是捧杨潮的场子,杨潮就让他们跟着去了。

这时候暹罗(太过)竟然派出了使者,从海路到了广东,又走陆路到了南京,表示愿意出兵。

杨潮并没有向暹罗派出使者,因为暹罗在传统上,并不是华夏文化圈的国家,他们属于印度文化圈,但没想到暹罗如此积极,杨潮更不会拒绝了。

暹罗人的目的,大概是想借助大明的力量打击缅甸,缅甸可是暹罗的死敌,历史上暹罗每一次灭国都是缅甸人所为,有点中原王朝跟草原民族的关系一般。

于是三国联合出兵,大明出兵三万,暹罗出兵三万,日本出兵五百。

因为有暹罗人出面,杨潮就放弃了从陆路走云南的路线,派宋坤从广东出发,走海路前往暹罗,与暹罗大军汇合后,先威胁缅甸放人,如果缅甸放人了,杨潮也就打算教训他们一顿,然后就算了,灭掉缅甸不是杨潮的目的,因为灭了他们只会便宜了暹罗这样的国家。

让宋坤从暹罗攻击的另一个好处是,杨潮可以跟李定国相约夹攻了,杨潮从南,李定国从北面进攻,暹罗这种小国没有不灭亡的道理。

南下的同时,杨潮开始准备北伐,这才是真正的大战。

杨潮这次出动兵力六十万,以李五六、王璞分两路北伐,两人统领五十万大军,不过已经足够了,因为清军在北直隶的兵力,还不到三十万。(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