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吧 > 北洋 > 第三十三章拆补

第三十三章拆补

“如果中日之间开打的话,那谁最倒霉?!”李鸿章心中对这个答案恐怕是最清楚的人了,现在朝廷对他这个拥兵自重的中堂大人越来越看不过眼了,满清贵族们想方设法的来找他的麻烦,而且他的政敌们也在处心积虑的算计他——翁同龢所把持的户部现在越来越严把北洋财政的水龙头了,从光绪十八年开始,新的海军章程规定全国海关每年向天津机器局交付八万两白银资金来支持运转,不过李鸿章从来就没有痛快的收齐过这笔钱,而这一年干脆就没有了——“太后要修园子,李中堂还是不要为难老夫了!”这是翁同龢给他的解释!

这一期的《强学文摘》几乎八成的内容都是在讲日本如何扩军备战,本来李鸿章是不怎么看《强学文摘》的,但是唐伯文看过后感触颇深,强烈建议李鸿章看看,没有想到这一看便陷了进去——日本的态度他是非常清楚的,现在朝鲜局势非常不妙,顶着浙江温处道帽子的袁世凯留在朝鲜控制局势,不过现在从那一封封措辞越来越悲观的信件中可以看出,这个号称“末代班超”在朝鲜“甲申政变”中以强硬的立场的救回朝鲜高宗粉碎政变的袁世凯已近感到中国在朝鲜的权威已经走到穷途末路的境地了。

《强学文摘》的文字刺痛了李鸿章——“盼着老子打仗不就想盼着我输么?!我输好有个正大光明的理由罢免我!”

“我不能再后退了!”李鸿章紧紧的攥了一下拳头,他心中非常清楚朝中有人巴不得中日两国来上一仗,胜了可以教训那个“蕞尔小邦”顺便削弱淮军的实力,到时候夺权的方便些;若是败了可以名正言顺的将这个昔日风光无比的淮军创始人罢免官职——北洋衙门日进斗金,有多少人都眼巴巴的望着这个衙门,凭什么操着一口两淮土话的南蛮子占着这个一个会下金蛋的鸡?!

“现在东局火药厂上面还有不到十万两银子,这些资金若是生产无烟火药是足够了,不过谭组安从德国订购的设备只有四台,湖北张南皮那边好像有三台两个月前也运抵湖北了,就算张南皮肯把生产出来的无烟火药送给我们,这缺口还是很大。况且这无烟火药也不是都用来造海军的炮弹,还有那新式德国九三式步枪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可是其子弹也是需要用无烟火药的,这样算起来无烟火药的生产可能有些跟不上……”唐伯文说道。

唐伯文所说的“东局”是天津机器局在贾家沽道的主厂,有一千多人在那里工作,而位于海光寺的分厂则有三百人左右。本来按照李鸿章的计划,从光绪十三年开始的一系列扩建将会使天津机器局拥有世界顶尖的火药生产厂,可是天津机器局的运营费用碰上了慈禧太后修颐和园的计划,费用一直就不稳定。设想中“世界顶尖火药厂”也因此胎死腹中,直到现在才可以生产少量的褐色火药,大部分生产的还是黑火药。最讽刺的是天津机器局最重要的任务是为水师和机器基地要塞大连、旅顺提供巨型远程炮弹,配套的钢制炮弹生产设备都建好了,就连配套的炼钢厂的十六套追加设备也都开始投入使用了,但是这计划中的褐色火药生产厂到现在还是处于雏形。

对于李鸿章来说,谭延闿的无烟火药生产设备来得非常及时,虽然设备数量少了些,但是原本为生产褐色火药而建立的厂房就是现成的,直接安装好生产就行,他李鸿章缺的就是火药生产设备,而谭延闿的这套礼物最和他的心意,这也算是谭延闿歪打正着。这四套无烟火药生产设备虽然还是不能够满足炮弹厂的需要,但是也算是解了李鸿章的燃眉之急,总算这炮弹厂可以运作起来了,有了比褐色火药更加出色的无烟火药,所造出来的炮弹威力将会更加强劲,唯一缠绕在李鸿章心头的便是谭延闿曾经在信中指出,日本已经将无烟火药用在海军大炮炮弹上,而他的北洋比日本晚了不少时间了!

李鸿章不是不想派人到日本证实一下日本海军到底使用没有使用无烟火药,但是日本方面对自己的海军看守的非常严格,李鸿章只是稍作努力无果之后便放弃了这种打算。至于谭延闿只是在前生的时候听说过这件事,但是日本具体在什么时间采用无烟火药炮弹他是不知道的,事实上现在日本的无烟火药还没有做到量产,运用到海军炮弹上更是两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不同于中国,日本的无烟火药是其自己研发制造的,性能和生产工艺绝对没有德国设备成熟,现在天津机器局已经装配上这四套生产无烟火药设备后,在上更是领先日本不少,相比之下李鸿章和谭延闿都是虚惊一场。日本在无烟火药方面的努力直到二十多年后才为谭延闿所知,而此时李鸿章已经作古,物是人非了……

“纪孟,这无烟火药的生产设备德国那边是怎么开价的?”李鸿章问到。

“我已经询问过了,德国商人那边开价很高,一套需要四万两银子……”

李鸿章听后沉默了一会问道:“谭组安当初朝德国人订购的时候花了多少银子?”

“这个倒是不太清楚,听这次随设备而来的德国工程师说,谭组安发明了这九三式步枪转手卖给了德国的毛瑟武器制造厂,这无烟火药和九三式步枪的生产设备完全是靠其在德国转让的专利费来购买的,不过想来这个价格将会非常优惠。中堂,我们是不是再找谭组安商议一下,让他帮忙从德国再订购两套这样的设备?只要价格足够优惠,我们可以给谭组安一定的好处也是值得的!”

李鸿章点点头说道:“张南皮在十年前和老夫有恶,恐怕他就算把机器摆在那里坏掉也不会便宜老夫……这样你先向福州发封电报,询问一下谭组安现在在哪里,前段时间朝廷发下上谕,谭文卿调任两广总督,谭组安不是号称小总督么?说不定现在已经启程到广州给谭文卿打前站了,问好了他的具体行踪后,你亲自南下去见他一面,看看能不能从他手中再订购四台这样的设备,如果能够把这套设备价格定在三万两的话,可以给他四千两的好处!”。

“中堂……”唐伯文有些犹豫的说道:“可是这经费从哪里来?!”

“这个你就不用操心了,烟台海关那里还有十几万两银子,解来也就可以填上这个坑了,至于太后那边,东局现在正在建造的那艘豪华游轮不是快要完工了么?先加快进度制造一下,拿去先讨讨老佛爷的欢心也就把烟台这边的窟窿先糊弄过去再说,现在这炮弹才是最主要的!”李鸿章说道。

贾家沽道的主厂可是李鸿章花了巨大的心思来筹建的,就是因为他已经调任直隶总督,金陵和上海的兵工厂虽然他也能够指挥的动,但是那毕竟在名义上还是南洋大臣所管的地盘,他也不好太过插手。南北洋大臣本来鼎足而立,可是因为中法一战南洋海军名存实亡,连带南洋大臣的威信都一起给葬送了,和北洋大臣由直隶总督兼任一样,南洋大臣现在正是由两江总督刘坤一兼任,刘坤一字岘庄因为出身湘军,有战功在身也称“岘帅”。

听到李鸿章所说的豪华游轮,唐伯文嘴中就一阵发苦——前年东局着手船只建造计划,不过这个计划的最初原动力却是因为慈禧太后的颐和园所需,到现在总共建造了三只小型蒸汽船、两艘牵引船,这豪华游轮再有个一两个月也就完工交付颐和园使用了。不仅如此,还要为颐和园中修建一个景观码头,在颐和园西边的园林中安装电灯、铺铁路、购买救火车……光是在这上面的花费,海军衙门就为此埋单数十万两白银!

“谭文卿现在正受老佛爷宠信,这个人既不像老夫,也和张南皮不一样,纯粹是个水晶球,在朝中人脉极广,哪边的关系都不错。陕甘总督任上眼睛都瞎了,老佛爷还亲自派太医为其医治,治好了眼病也不顾谭文卿的请辞折子还要他当兵部尚书,后来任闽浙总督,这官员品级虽然降了半级,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这事老佛爷再升他的官!你这次南下最好是见见谭文卿,我们还有不少产业在两广,总是要打好关系的,不过想来见谭文卿和见他儿子都没有什么区别,你们年轻人之间还好说话一些……听说最近这个小总督还考中了解元啊,多亲近一下!”李鸿章颇为意味深长的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